首页 资讯 正文

亭湖向新而行步履不“亭”:科创与产业互融互促,催生新质生产力澎湃动能

体育正文 95 0

亭湖向新而行步履不“亭”:科创与产业互融互促,催生新质生产力澎湃动能

亭湖向新而行步履不“亭”:科创与产业互融互促,催生新质生产力澎湃动能

中国发展网讯近年来,科技(kējì)创新已成为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(de)核心引擎(yǐnqíng)。在江苏亭湖,科技创新与产业(chǎnyè)发展的交响曲正奏出强劲音符。全球首套燃煤锅炉全烟气碳捕集系统(xìtǒng)在清华大学盐城中心诞生,捕集的二氧化碳直接供给化工企业生产醋酸;南京大学研究院研发的滩涂菌草技术,实现亩均吸碳6吨,为盐城广袤(guǎngmào)湿地注入全新生态动能。这些硬核科技,正是亭湖区推动(tuīdòng)科技与产业“互融互促”的生动缩影。 筑强平台(píngtái),打造科产融合“核引擎” 亭(tíng)湖深谙高能级平台是融合发展的基石。聚焦环保、新能源、轨道交通等(děng)优势产业,亭湖“筑巢引凤”,以盐城环保科技城为主要载体,联合中科院、清华大学、南京大学等顶尖机构,建成16家实体化研发平台。更拥有9家省级新型(xīnxíng)研发机构、19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。其中,大气(dàqì)污染物与(yǔ)温室气体协同控制(kòngzhì)国家工程研究中心、工业废水无害化与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“国字号”平台相继落地。 通过“平台+企业+项目”联动机制,推动技术(jìshù)走出实验室。清华中心孵化的(de)江苏中创清源公司,其工业烟气(yānqì)协同治理技术成功签约鄂尔多斯能源企业;中科院技术孵化的江苏科控公司,其高盐(qígāoyán)废水MVR蒸发器打破国外垄断,订单破亿元。 盐城市亭湖区科技局局长(jújúzhǎng)梅月华介绍说,清华大学盐城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作为清华大学唯一校外国家级(guójiājí)工程实验室,更斩获环保领域近20年首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。这些高能级平台如同(rútóng)“创新反应堆”,持续突破产业(chǎnyè)共性(gòngxìng)技术瓶颈,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源头活水。 清华大学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级工程(gōngchéng)实验室(清华大学第一个(dìyígè)校外实验室) 企业领航,锻造(duànzào)创新“生力军” 科技型企业是创新(chuàngxīn)生态中最活跃的因子(yīnzi)。亭湖视其为创新主力军,构建了“众创空间—孵化器—加速器—特色产业园”的全链条培育(péiyù)体系。建成孵化载体超50万平米,拥有国家级孵化器1家、省级标杆孵化器等省级载体7家。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243家,培育出省级独角兽企业1家、潜在(qiánzài)独角兽1家、省瞪羚(shěngdènglíng)企业19家,国家专精特新(tèxīn)“小巨人”12家。 亭湖(hú)还创新机制激发企业活力。全省首创“首席技术官+成果转化员”队伍体系,带领20余家链主企业“西进”拓展市场。中创清源实现从“设备销售”向“绩效托管服务”转型(zhuǎnxíng);江苏(jiāngsū)安达“光伏(guāngfú)治沙系统”落地新疆,年发电2.5亿千瓦时,联合开发(liánhékāifā)碳汇资产年收益超1200万元。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产业(chǎnyè)创新基地 成果转化破壁打通创新“高速路(gāosùlù)” 在(zài)国家技术转移(zhuǎnyí)东部中心盐城分中心,这个“创新红娘”推动(tuīdòng)亭湖技术合同登记(dēngjì)额突破百亿元,征集高校技术成果325个。更助力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、二等奖5项。让实验室“金种子”在产业沃土上开花结果。 “按照‘突破国家(jiā)级、壮大省级、提升(tíshēng)市级’,完善企业技术中心梯队培育机制(jīzhì),亭湖持续开展(kāizhǎn)“一企业一中心”建设。积极实施‘科技创新(chuàngxīn)+产业融合’双轮驱动,解决科技与经济‘两张皮’问题。”盐城市亭湖区工信局党委书记、局长尤国刚如是说,截至目前,亭湖区已成功(chénggōng)培育省首台(套)重大(zhòngdà)装备21个;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,技术中心创新示范企业1家;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8家,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6家。 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盐城分中心(fēnzhōngxīn) 生态(shēngtài)赋能,厚植创新“沃土” 人才(réncái)与资本是创新生态的双翼。在汇菁(huìjīng)人才公寓,科研人员可享“一站式(yīzhànshì)”安居服务。亭湖区通过“黄海明珠人才计划”等政策引力,已集聚24名中外院士、60余名国家级领军人才、400多名行业翘楚(qiáochǔ)。清华大学团队获“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”表彰。 为强化产才融合,亭湖布局20家省级研究生工作站,组织企业家进高校担任产业导师,让人才链与产业链无缝(wúfèng)耦合。金融支持上,设立5亿元绿色产业发展基金,通过聚亭基金、绿色基金等四大专项(zhuānxiàng)精准滴灌不同阶段(jiēduàn)企业。亭湖区已建成人才公寓(gōngyù)超4000套,今年累计发放人才绿卡(lǜkǎ)540张、人才补贴4230万元(wànyuán),厚植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。 盐城环保科技城生态环境局局长刘茜表示,亭湖区紧扣“双碳”目标,在青洋产业园建成(jiànchéng)华东首例工业零碳园区(yuánqū),创新“海绵城市+绿电直供+智慧监测”模式,年减碳1.2万吨。同时深化与(yǔ)上海环交所等(děng)机构合作,大力发展碳认证、碳金融等服务业,形成“生态修复、碳汇增值、企业增收”的闭环链条(liàntiáo)。 步履不“亭”,布局未来(wèilái)新赛道 “今年1-5月,亭湖区(tínghúqū)(tínghúqū)四大主导产业开票销售171亿元,增长68.3%,占全区工业比重达73.4%。在(zài)巩固电子信息、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同时,亭湖区充分发挥长三角机器人(jīqìrén)产业平台创新联盟作用,全面布局机器人未来产业,积极探索“机器人+新能源”领域深度融合。”盐城市亭湖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副主任董(dǒng)德林(délín)介绍说,目前园区已吸引16家机器人相关企业(qǐyè)入驻,具有内核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形成。 从环保科技城的(de)实验室灯火通明,到机器人产业园的生产线高速运转;从国家奖技术的产业化落地,到领军人才携项目扎根……亭湖步履不“亭”,以“科技+产业”双轮驱动,走出(zǒuchū)了一条“科创(kēchuàng)平台集聚-企业(qǐyè)梯队培育-成果(chéngguǒ)高效转化-人才生态优化”的全链条创新路径。一幅以新质生产力为(wèi)底色的高质量发展画卷,正在黄海之滨加速铺展。(沈晓)
亭湖向新而行步履不“亭”:科创与产业互融互促,催生新质生产力澎湃动能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